2004年8月10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四版:法案大观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从“红顶商人”到 “大硕鼠”
本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邵建 仲法

  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吴肖根曾一度集权力与财力于一身,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现年50岁的他曾任嵊州市城关镇党委书记、镇经委主任,并兼任浙江三江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8月5日,吴肖根因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抽逃出资被推到了被告席上。经检察机关审查,其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数额总计达360余万元,由此,吴肖根一案成为绍兴市检察院建院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职务犯罪案件。上午9时30分,吴肖根案准时开庭。绍兴中级人民法院第二审判庭内被挤得水泄不通。庭上的吴肖根表情木然,回溯曾经风光的他,法庭内外无不为之感慨。
  风光的“红顶”生涯
    在嵊州,许多人提起吴肖根时,都认为他很实干。吴肖根22岁就担任嵊县临江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几年之后,他被送到省城上了大学。1992年,经过基层锻炼,38岁的吴肖根担任嵊县城关镇党委书记。
    就在他当上镇党委书记后的两个月,他出任镇经委主任,同时兼任城关镇下属集体企业,嵊县三江实业总公司总经理。两年后,吴肖根兼任浙江三江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集团公司拥有嵊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嵊州市三江房地产开发公司、嵊州市现代广场有限公司、嵊州国际大酒店等20多家企业,涉足建筑、房地产、餐饮、外贸和服装等行业。或许是企业带来的巨大的利益让人实惠,吴肖根出任三江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后,慢慢从仕途中淡出,而是把大量的精力和重心转向商界,开始一心一意地当他有权有钱的“红顶商人”。
    2000年前后,三江集团开始酝酿改制。此时,吴肖根凭借长达6年的“统治”,已在三江集团拥有了相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2001年11月,通过整体转制的形式,吴肖根成功取得了三江集团的全部股权。至此,吴肖根在商业上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同年,他被免去城关镇党委书记。此时,吴肖根已在权力和财力的“宝座”上坐了8年之久。
  从“红顶商人”到大“硕鼠”
    根据群众举报,绍兴市检察院于今年2月,对吴肖根涉嫌经济犯罪案进行了侦查。其中一名与吴肖根有着“干亲”关系的包工头吴某浮出水面。吴某与吴肖根是邻居,两家来往密切。1992年4月,镇里决定开发一条农民街,由三江公司负责实施。这时,吴某看中了农民街一个投资约120万元的商住楼项目,他通过当时兼任三江公司总经理的吴肖根顺利拿到了承包权。在此后的几年中,吴肖根陆续帮助吴某承接到多个工程。出于对吴肖根的“感谢”,吴某先后3次,向吴肖根赠送了25万元现金。记者在吴某的证言中看到,“给吴肖根送钱是因为他在我承接工程时帮了不少忙,工程款也可以结算得快一点……他毕竟是镇委书记和董事长,关系多,今后也能帮我一把。”
    另一个和吴肖根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是原嵊州市三江物资供销公司经理龚某。龚某为承包公司、解决公司资金等事项,先后10次送给吴肖根34.8万元现金。检察机关还查明,吴肖根还从澳门商人沈某等4人处收受现金和礼券合计价值人民币10万余元。据了解,这些赃款除了用于吴肖根的个人挥霍外,还用于和其有亲密关系的女人吴某,共同炒股。
    此外,1999年8月,当时兼任三江集团董事长的吴肖根利用嵊州顶峰电厂关停之际,指使电厂出纳黄某将100万元账外资金取现后,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占为己有。
    1998年,吴肖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将三江集团的138万元公款分3次挪用给时任嵊州市城关镇镇长的李百尧,供李百尧个人炒股之用。
  权力监管真空亟待消除
    绍兴市检察院聘任的人民监督员到庭旁听吴肖根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庭后进行了评议。大家的目光集聚在“官员从商”的问题上。绍兴市检察院负责人在谈及此案时称,“红顶商人”一手制定政策,一手利用政策赚钱,极易滋生腐败。权钱一体不利于政府调控,更不利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服务和管理。他认为,领导干部应熟悉经济、了解经济,但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或具体项目运作就有可能产生弊病,像吴肖根一样,最终导致“翻船”。
    一名人民监督员认为,虽然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的行为被中央多次严令禁止,但吴肖根还是在城关镇党委书记和三江集团董事长这两个岗位稳坐了8年之久。这种权力监管的失控令人震惊。
    监督员喻文莉说,为什么国家惩治贪污力度那么大,仍然有人顶风作案?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监管体制的缺失。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公司承包权的取得、工程发包等,本应按照政府制定的公开公平原则操作,但当个人意志起决定作用时,钱权交易的出现就在所难免。
    此案将择日宣判。